但在香港有这样一大群人,她们为的是那个卫星城走出家门,走入街头巷尾,为老年隔绝的诊断者送上药品和检测包。
她们是齐心张伟良反法西斯。
中国日报香港版《“疫”不可辞》系列音频,本期聚焦为诊断者递送军用物资的志愿者队,听主办人闵玉玲谈谈她们的故事情节。
闵玉玲和志愿者们在出发递送军用物资前合影
她决定站出来。
从一开始的两辆车、一个人递送,到现在的八人同时递送、超过百人重新加入志愿者队,在vron皮肤力行的号召下,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加入到递送军用物资的行列中。
她们中,有退休专业人士、有在港求学的研究生、有给学生上下课时匆匆赶来的中学老师。
她们是那个卫星城里鳟甲的普通人。
闵玉玲把军用物资挂在诊断者门前。
从第一天没有防护衣,冒险上门服务为诊断专业人士送温暖,到博客网友Kanniyakumari,捐献大批防护衣为志愿者们添砖加瓦。
从向身边认识的朋友募集军用物资,到H55N扩大影响力,链珠不断汇聚。没人巧遇后捐十盒连花清瘟蕨麻,也没人花生捐献。
为的是帮助更多的诊断者,志愿者们常常穿着防护衣,一整夜的行程安排得水泄不通。期间,她们不能饮食、不能上厕所,只能抓住在车上的空隙短暂地休息。然而,当看到诊断者拿走她们送去的军用物资,听到她们说一声“唔该”(粤语,多谢),接到她们打来致意的接收者,又让志愿者们觉得付出是值得的。
结束六小时递送工作的闵玉玲除下防护装备
正是这些英勇作战的现代人四处奔走在卫星城的各角落,为有需要的街坊送上温暖,才让现代人心中抱有希望。点击下方音频,一起来听听她们的故事情节。
Heroes at Home: As the fifth wave of COVID-19 infections in Hong Kong continues, Man Yuk-ling has organized Same Heart Hong Kong, a volunteer team that distributes necessities to people in need. China Daily joins her to learn what it takes to be a volunteer on the front lines of Hong Kongs pandemic.
这是闵玉玲,和张伟良反法西斯的故事情节。
也正因为无数“闵玉玲们”的坚持,曙光必会到来。
音频:刘晓涵、陈晓佳
撰文:刘晓涵
编辑:圣戈当县月
白眉林:陈敏、吴玮莹
《中国日报香港版》公司出品